雷州半岛书法发展之我见

城事生活 曾如影 浏览

小编:岭南四大文化之一雷州文化发源地雷州半岛的书法文化历史源远流长。雷州半岛书法文化现状也很乐观。雷州半岛书法如何持续发展?

  内容提要:岭南四大文化之一雷州文化发源地雷州半岛的书法文化历史源远流长。雷州半岛书法文化现状也很乐观。雷州半岛书法如何持续发展?一、加强院校书法教育,二、强化协会团体的功能作用,三、明确公益类文化事业单位的职责,四、重视媒体平台建设,五、拓展书法培训事业,六、探索书法市场化,七、设置书法奖励机制。

  关键词:历史  现状  发展

  历史

  学界有一种说法,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书法在古代那可是学子进军仕途的敲门砖呢,作为文化传承,至今盛传不衰。

  总结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向前发展,务古之实,开拓创新发展之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那里一定会聚集着许多一流的艺术人才,作为岭南四大文化之一雷州文化发源地的雷州半岛也不例外。诚然,把雷州半岛和整个广东、乃至全国各地作横向的比较,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不自惭形秽而自卑,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历史,岭南书法发展史上,没有中原之辉煌,然而,粤之西部雷州半岛还是有几位可以乐道的书法大家。

  岭南书法史上有墨迹传世的第一位书法家白玉蟾(1194—1229),原名葛长庚,祖籍闽清,生于琼州,后随母亲改嫁雷州,继白氏为子,易名玉蟾,字象甫,能词善画擅书。唐顺之《荆川记》载其“大字草书,视之若龙蛇飞动,兼善篆隶。”

  在宋代被流放雷州的贬臣中,苏东坡、李纲留下了不少的书迹,雷州天宁寺之“万山第一”,湖光之“湖光岩”,还有明代名宦清官海瑞为天宁寺题字“天宁古刹”等。

  清朝陈昌齐(1743—1820),字宾臣,一字观楼,海康人。大学者梁启超评价说:“陈昌齐乃粤东第一学者。” 其楷行皆善,楷法虞世南、欧阳询等大家,寓方于圆,矛盾极端里得和谐构建气象;行及二王、董其昌、赵孟頫等经典一脉,很“馆阁”,而也不失“艺术”,这在当时流行风气里是难能可贵的了。《岭南书法史》中评论道:“陈昌齐是乾隆年间帖学书法的代表人物。”陈昌齐一篇《临池琐记》浓缩了他的书学思想。学艺当从学做人开始,观楼公的至理名言 “有千年禄切,无百年观楼”,正好体现了他的崇高品格,德艺双馨之千古典范也。

  清代时期,雷州半岛本土书家还有:康熙大帝称之为“国家祥瑞”的大清官陈瑸(1656年—1718年,字文焕,号眉川,海康人);状元林召棠(1786—1872年,字爱封,号芾南,谥文恭,吴阳人);外交官陈兰彬(1816年—1895年,字荔秋,吴川人,晚清大臣、学者,首任中国驻美公使);大学者陈乔森(1832年—1905年,字木公、一字一山,又号逸山、颐山,遂溪人,后定居雷城)……名人荟萃,灿若星河。这些先贤们遗留下来大量的墨迹、碑刻和匾额等。

  现状

  时空定格于改革开放后,全国各地政治、经济、文化取得了跨越性的发展。书法延续至当代,雷州半岛的书法文化于岭南,整体实力不容轻视。

  湛江市书法家协会于1982年3月,经过30年的风雨历程,已经发展为成组织机构健全、队伍稳定、创作活跃、精英辈出的民间艺术团体。苏宪章、阮应祺、刘名卫三位书家先后担任了书协主席。

  细数雷州半岛书坛风流人物——师院苏宪章公纵有满腹经纶,驾鹤西去后书名也未能传出雷州半岛一隅,不能说不是一种遗憾;雷州莫各伯诗、书、画兼修,名冠岭南;林世昌、陈从信、夏其征、林鸿华、崔耀天等前辈,半岛书坛家喻户晓人物也;书坛奇才徐仲楠老先生80年代末在赤坎传道授业,学员有赤坎的庞罗养、周军、刘名卫、徐闻的冯驹、南油的湛日发、雷州的莫颂军等人,目前已经成为雷州半岛书坛的中坚力量;雷州莫锡宁老先生同期也在雷州传播书法文化,其弟子钟国康、莫颂军、郭亚明、刘胜等早就是全国名声响当当的高手;雷州80年代浙江美院书法进修生黎起荣先生于边陲小镇北和培养出了吴震寰、陈晓、陈志永等新锐;90年代后,刘名卫先生也带出了一批书法国手,黄玉光、李流平、陈延春、黄建文等成为了雷州半岛的新生代高手;湛江师范学院美术专业(书法方向)的设立,不仅引进了全国书法名家刘宝光、曾鉴、李吾铭等,扩大雷州半岛书法阵容,同时也培育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书法新手。雷州市创建靖海宫楹联书法碑廊、陈瑸诗廊书法碑林等;2010年,中国书法家协会授予雷州中国书法之乡称号、雷州天成台中国书法家创作基地称号,雷州市书画院建制事业单位;2012年,湛江书画院建制成立……雷州半岛书坛别开生面,一派万木竞春状态。

  发展

  人心趋变,这是自然规律。变则通,通则达,一点一画,一事一物,唯变为上。务实求变之终极是求发展,雷州半岛的书法文化如何持续发展?

  一、加强院校书法教育

  2007年,广东省教育厅向各市教育局下发《关于加强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意见》(粤教研[2007]4号),要求全省各中小学当年秋季把书法课作为必修课列入课程表。

  2011年8月,教育部《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教基二[2011]4号)开设书法课的要求:“中小学校主要通过有关课程及活动开展书法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中,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展书法教育,其中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艺术等课程中,要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书法教育。普通高中在语文等相应课程中设置与书法有关的选修课程。中小学校还可在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开展书法教育。”

  教育部门为落实书法教育提供了怎样的条件保障?具体的措施落实了吗?二份“意见”的初衷都很好,但作为永远“副科”的书法课程在现实教育环境里实施起来步履艰难。一纸行文过后,中小学书法教育还是保持着原样那个模样。客观地说,书法教育在中小学里进行,现在还没有具备气候。

  随着大学扩招潮的泛滥,书法专业不再是极个别院校的专利。湛江师范学院的美术专业(书法方向)的开展,为雷州半岛书坛培育了很多书法人才。由此,湛江师范学院承载了雷州半岛书法高端人才的培育工作。这些经过专业训练的科班书法才子,基础好、技术高,而且,他们大都是就业到了各地的教育岗位,为以后普及中小学书法教育埋下了伏笔。

  作为高校书法教育,往往过于侧重技法的训练,疏忽于文化理论的学习,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是技术员,而非艺术家。清道光进士魏源言:“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浮躁的书法爱好者遭遇上急功近利的书法展览时代,炫技为目的的教育方式,导向早已经出现问题了。技艺双修才是终极目标,于此,高校书法教育需要深度理性的思考。

  时下的书法教育,无意间于高等院校而始,从高端教育再回到中小学基础教育,真希望能够形成良性的循环,快速、有效地促进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发展。

  二、强化协会团体的功能作用

  艺术团体核心人物的团队精神十分重要,这样才能形成强有力的凝聚力,开展更多有意义的活动,推动书法事业的发展。当然,作为团体必须制定一系列完善的工作方案,才能达到理想的工作效果。工作方向可以分二步走:一、走出去。全方位宣传实力书家,把书家精品推介出去,走出雷州半岛,置身于全国,检验水平,证明能力;不遗余力地培植新人,阶梯性地培养人才,后继有人才具有延续性和生命力。二、请进来。把优秀的书法家请进来,把高格调的展览请进来,以提高当地作者的水平,优化当地书法环境。

  作为广东经济欠发达地区,雷州半岛的各级团体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然而,与珠三角等发达地区比较起来,还有一定的差距。协会团体的宗旨是服务,我们要永远秉承这个宗旨,协会团体的功能作用才可以得到更大程度的强化。

  三、明确公益类文化事业单位的职责

  束于高阁、藏于密室,雷州半岛的书法文化再怎么的深厚,也是“藏于闺中无人知”。这对于文化部门来说,是一种失职行为。动起来,一切皆有可能;沉下去,很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为过眼烟花,再优秀的文化也会默然湮灭于历史的时空。雷州半岛书法文化有着相当的积淀,挖掘历史书法文化,宣传当代书家,培植书法新人,公益类文化事业单位(如博物馆、文化馆、书画院等)相比于民间艺术团体更有条件做这方面的工作,也更应该担当起这份责任。文化需要传扬,传扬需要措施,措施需要落实,由此,雷州半岛的公益类文化事业单位的职责更不容忽视。

  四、重视媒体平台建设

  网络是不是媒体,没有争论的意义,但网络早已经彰显了媒体的积极意义,鼠标一点,即时地球人都可以传播资讯、地球人皆可浏览资讯。书法网络兴起已经十来年,雷州半岛没有一家可以称得上是门户的书法类网站,可以说已经失去创建网络传媒的良好时期。到目前为止,仍然是没有任何单位、团体真正地把精力、财力投放于网络传媒建设上,这也说明了雷州半岛的书法家们整体思想意识已经落伍于时代的潮流。“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在农耕时代里,是不容任何人置疑的,但时至网络文化时代,国酒茅台也要花巨款竞拍CCTV广告位呢。我们必须借助新兴网络传媒广而告之,这是最便利、最理想的平台,但这也是大家往往很容易忽视的事情。

  新兴网络媒体需要务实地去建设,传统纸质媒体建设也需要坚持。雷州市书画院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雷州市书画院建制成立二年来,已经出版了十四期院刊《名城墨韵》,免费发行于全国各地,挖掘了雷州历史书法文化名人白玉蟾、陈昌齐、陈乔森等,推介了雷州书法人才莫锡宁、邱良儒、方奕洲、陈钦、莫颂军、刘一流等,得到了全国内行人士的普遍好评。雷州市书画院将一如既往地坚持编辑院刊《名城墨韵》,挖掘和推广雷州书画文化。

  重视媒体平台的建设,相信雷州半岛书法文化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五、拓展书法培训事业

  遭遇上了网络时代,提笔忘字不是孩子的错。一分钟敲击出一百字,一生都写不好汉字,这种现状普遍存在。如果说八、九十年代写一手好字是有文化有知识的体现,那么,今天能够写一手秀丽的汉字,已经是一种人生奢望了。

  中小学书法教育的缺失,间接地刺激了民间书法培训的发展。雷州半岛的书法发展,很大程度上依靠了书法培训。当年的徐仲楠、莫锡宁、黎起荣、刘名卫等前辈都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也收到了很好的成效,现今活跃于雷州半岛书坛者几乎不外于这些前辈的门下。现在,卓大、陈延春、李流平、杨亚洲、陈果、叶永长等人也从事于书法培训事业,培养了大批的书法人才。教育部门的行文解决不了中小学书法教育问题,但是民间书法培训的开展激发了很多中小学生的书法兴趣,激活了书法教育市场。

  写一手好字,这种想法在网络时代里更加强烈,也正是因为很强烈,更多时候表现出来的只是一时的情绪而已,缺少持久性。书法教育培训不仅要培养学员写一手流美的汉字,更需要培养学员热爱书法文化的情怀。如此,兴趣才会持久,发展才会持续,事业才会成功。

  六、探索书法市场化

  盛世收藏。这是一句至理名言。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也是当代书法艺术蓬勃发展的三十年,书法文化逐步由书斋走向展厅、再走向市场,当代书法作品的市场化问题值得重视和研究。

  在市场经济背景里,书法作品走向市场是大势所趋。生产商(书法家)、经营商(画廊或批发商)、购买者(收藏家或消费者),这三者都会追求个人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有什么方法让这三者积极地互动起来吗?生产商(书法家)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要有精品意识,敷衍应付只会自己砸自己的饭碗、断自己的后路。经营商(画廊或者批发商)既要有一定的鉴赏水平,也要有一定的销售渠道和顾客群体,否则,不但买来废纸,而且也销售不出去。购买者(收藏家或者是消费者)呢,收藏家必须具备投资的目光,你所持书法“股票”有没有实力?将来会不会涨?这些都衡量收藏家的能力;大量的房产派生出无数的现代居室装修、馈赠礼品和个人学习消费也成为书法市场新的增长点。这些人就是一般的消费者。当这里面的所有的因素都往积极的一面发展了,良性循环就形成了书法市场。

  怎样开拓市场?怎样经营市场?书法市场化还处于初级阶段。主动参与市场,才有机会摸索市场规律,才有希望使书法作品体现出市场价值。

  七、设置书法奖励机制

  雷州半岛书法人才分布在社会各行各业,有些人才的生存状况并不好,但他们却长期在基层从事书法创作、研究,为雷州半岛的书法文化事业繁荣与发展默默奉献,有些作品在省、全国各专业大赛中获奖、入展,为雷州半岛争得了荣誉。遗憾的是,由于相关奖励机制的缺失,从精神上到经济上都没能得到权威的认可,这并不利于书法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书法文化的发展将会在雷州半岛各项文化艺术建设进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发挥更大的作用和社会影响力。为顺应时代社会发展需要,加快推动书法创作繁荣与发展,必须首先在制度的制定上有所作为、有所突破。在这样的背景下,必须尽快研究制定政府书法奖励机制,把奖励书法人才提升为建设“文化强市”的一项重要举措这个层面上来。强烈建议设立书法奖励机制!
带着希望上路,雷州半岛书法之发展前景很值得期待。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