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党为人民做些好事
保伯至今不论何时何地都说教育的重要,也是用实际行动来支持教育。从2005年起,保伯从果场每年的经济收入中拿出10多万元来奖励教育,先后给北和镇的谭葛、贤洋、和家、调和、乌石镇的文堂等村进行奖教奖学。凡是村里考上大学第一批录取的学生,奖;凡是为村小建设做出贡献的教师,奖。
保伯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儿女们在他在位时并没有得到过“大树底下好乘凉”的好处,而是在他和当老师的妻子张少乔从小严格教育和培养下,经过考试上大学读书,毕业分配工作的。儿女们出息了,分别在广州、深圳等地工作,逢年过节回湛江探望父母亲,总是要孝敬一番。保伯没有挥霍儿女们的“心意”,而是十多年来将这笔钱存下来,到了近两年就拿出来用在奖教奖学上。他说他年纪大了,吃用够了,有余钱还是用在帮助困难群众和教育上更好。2007年,保伯从自已的离休金等“身家”中慷慨地拿出近20万元捐赠给北和镇、乌石镇的几个村庄。有一次,他还坐着轮椅来到文堂村,给村小学的优秀学生奖励了一万元。2008年,他又不辞辛劳跑遍北和镇,慰问近100名孤儿和百岁老人,捐助金额达100万元。保伯做这些善事的初衷很朴素:我有个钱都给社会,好好培养孩子读书,孝敬老人安度晚年,好好为党为人民做些好事。
■不喝洋酒喝米酒
保伯平时省吃俭用,从不参加应酬宴请,每餐一大碗红米饭、一窝南瓜汤、一碟鲜鱼就满足了。有领导、记者、周边村民来水果场探望保伯,保伯总是很热情,有时间就留他们下来共进午餐。他很自豪地告诉我们:不去镇里饭店吃,就在这里吃。这些鸡和猪都是自己养的,蔬菜自己种,很新鲜,是绿色食品。而客人们心里也明白:保伯不是小气,而是通过在家里吃饭来表达他的热情。乱花钱不是他的作风,他要将钱花到教育事业上,花在更需要帮助的群众温饱上。
这让人想起保伯在位时的一件往事:有位上级领导到海康视察工作,保伯在餐桌上用雷州米酒接待他。领导说我每到一个地方都有蓝带洋酒喝,怎么到你这里就没有呢。保伯回答不是没有,是不能喝,一瓶洋酒上万元,顶得上一个农民家庭一年的收入,一个贫困生上大学一年的开支,我们喝了良心不安啊,我还是请你米酒吧。领导见状便从自已的车上拿了两瓶洋酒,但保伯坚持就是不喝。
■一块钱都不留给子孙
随着年龄的增长,保伯不时考虑百年之后自已给后人留下些什么。他说他这辈子都是跟着党走过来的,是党给了他一切。他现在办果场不是为了自已,有了一些积蓄也带不走的,留下的钱也要用到党的事业上。他不时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一块钱都不留给子孙,都要用来办教育。于是,他就有了新的打算,今明年,他要在雷州市再设教学奖励基金,拿出几十万元在全市奖励尊师重教、品学兼优的师生。
· 八旬退休县委书记卖房助教 累捐200余万 · 卖房奖学义举感动社会学生家长雷歌赠保伯 · 陈光保给山区穷孩子上人生教育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