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两年,20名聋儿训练康复,走出无声世界
平时,只要稍有空闲,英姐都会到聋儿学校来看看。
特别是在学校刚刚创办的第一年,“因为学校老师人手缺乏,英姐更是学校的常客。学校简直就是她的家。”采访时,该校负责管生活管理的蔡老师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平时到聋儿学校来,英姐除了帮忙购买些柴米油盐、煮饭做菜外,也帮忙添置孩子们的衣服、玩具等,还跟训导老师学习训练知识,参与给聋儿一对一训练。
在学校里,大多数孩子刚出生就双耳失聪,10岁左右还不会说一个单词,训练、治疗起来有极大难度,常令人失去训练的耐性。英姐来了,总是脸带微笑亲切地鼓励孩子,激发其兴趣与信心,以动听语言配以丰富表情,浅入深出地口把口教导,手把手训练。
聋儿学校实行的是封闭式管理,孩子们平时的吃、住、宿都是在学校里,英姐除了白天到学校帮忙教学工作外,在晚上也常来照看孩子们,与他们睡在一起。有的孩子因远离家庭惦记父母而啼哭不己,英姐则整夜不眠,起床来背着踱来踱去,哄个不停。
雷高镇山前村一位吴姓父母送来孩子时总担心学校不负责任,训练、矫治不好孩子。当看到英姐作为一名志愿服务者,也如此关爱非亲非故的聋儿时,他们非常感动,表示一百个放心。他们说,其孩子在一两岁时因药物致聋,送来时已10岁,连最简单的字母单词也不会说。许多人认为无法进行矫治和训练。
英姐除了自配中药免费给予治疗外,也跟所有老师到湛江学习“聋儿听力训练”,对该生进行针对性训练。不出两个星期,该生康复良好。约一年就能读出拼音,见面能打招呼,叫出“爷爷、奶奶”等,并能进行简单交谈。如此康复结果是吴姓父母做梦也想不到的。接走孩子时,他们拉住英姐的手泪流满脸,感激不尽。
志愿为聋儿学校服务,每个星期的双休日,如果聋儿父母不来接回孩子,英姐也会带自己的孩子与聋儿们一起,到市区的公园去游玩、散心。长时间与孩子们相处如家人,孩子们也早已把英姐当成亲妈妈,每次看到英姐到学校来,孩子们的高兴劲儿就别提了。一进门,有的抱住大腿,有的拉住双手,有的拽住衣角……欣喜之情难以形容,更令人感动的是有的孩子还懂事地绕到背后给英姐捶背。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当上聋儿学校的志愿服务者以来,近两年时间,英姐与8位老师呕心沥血地把近20名聋儿训练康复,带出了无声世界。从不需要报酬,无私大爱令群众称颂不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