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案前的平静
陈文真的家人至今不敢相信也不愿面对陈文真犯下的滔天大罪。对于他们来说,2月25日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日子,一切都在平静中度过,悄无声息。
早上7点多,陈文真便被父亲陈浪叫起床了,他要煮饭,这是他的份内事,除此之外的洗衣、打扫卫生也被他包了。他一直是一个孝顺懂事的孩子,帮父母做家务是他被邻居称赞的美德之一。但这一天,陈文真打破了常规。他向父亲索要车费,说要去雷州和朋友汇合,然后一起去广州打工。
陈浪本想给儿子200元路费,但听说晚上7点多才走,便决定等下午收摊后回来再说。但当陈浪下午5点多回到家中时,儿子早已离去。据说是跟熟人借了50元钱,先去雷州了。
妹妹也未看出那天的异常,哥哥还是跟平时一样,情绪很正常,“还跟我有说有笑地开玩笑”。她印象深刻的是那天哥哥穿着褐色的夹克和蓝色的牛仔裤。或许,那天哥哥唯一的怪异之处,就是“一直背着书包”,妹妹不知道那里面究竟装着什么宝贝。
“2.25校园血案”发生后,妹妹终于明白,书包里装着哥哥复仇的工具――一把30厘米左右的刀。哥哥用这把刀将自己的“仇人”一个个斩尽杀绝,然后自杀,他得到了解脱,却给自己的家庭和受害者亲人带来了无尽的痛苦。
军训合影照片上红方格内是陈文真(左)和吴武飞(右)。龙成关/摄
一次群殴带来的巨变
如果不是那次突如其来的围殴,陈浪可能永远都无法知晓儿子在学校遭遇的伤害和他心中的苦楚;如果那次围殴得到解决,儿子那颗受伤的心可能就会得到安慰,可能也就不会有后来的“2.25校园血案”,但如今,这一切假设都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陈浪清楚地记得,去年农历十月中旬(阳历11月底)的一天。深夜10点多,儿子突然从雷州打来电话,说自己被人打了,就在雷州二中校门口,“5个人围着他打,打他的头”,儿子一直喊“头痛,胸闷”。 陈浪第二天赶到学校,找老师讨说法。老师让陈文真指认打人者,他认不出。因为找不出行凶者,缺乏证据,加以殴打是在校外发生,此事最终不了了之。让陈浪恼火的是,当时一名年级领导甚至以开玩笑的口吻说陈文真表现差,成绩烂,“被打一下会醒目些”。时过境迁,这个说法并未得到学校认同。
校方让陈浪将儿子领回家疗伤,“说是等伤好了再回去上学”。一个星期后,陈文真的班主任还打电话询问伤势,“说好了就去上学”。
记者昨日上午从消息人士处了解到,警方对陈文真的初步调查也仅是因为他“性格怪僻”,怀疑是“报复杀人”。而当地政府昨日上午向记者通报的初步认定也是,“凶手陈文真生前性格孤僻,自尊心极强,常有头痛失眠,曾因学习成绩差遭个别同学取笑欺凌,一直怀恨在心,报复心理导致其行凶作案。 ”
直至校园血案发生后,陈文真是否是因那次殴打导致脑部受损精神出现问题才行凶杀人,一直无法得到认定。但那次伤害确实给陈文真带来了精神上和身体上极大伤害。此时父母明显感觉到儿子的性情大变:在家总是显得很冷漠,不愿意搭理父母。而在以前,他对待父母很孝顺,也很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