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执着:全力筹办“奥跳院”
从2009年4月起,徐益明将整理他为国际泳联拍摄的教学录像带,“我在美国拍了180多个小时的教学片,现在要从大约50集的资料中精选10集的教学片,然后撰写最新教学课程。从2003年在美国忙到现在,快6年过去了。别人是10年磨一剑,我是6年磨一剑。”
徐益明念念不忘他的官方身份,“我现在拍这些训练录像带,是受国际泳联和中国游泳中心的双重委托,两张委托书都在我手上。我是国际泳联技术拓展委员,应该普及跳水。我不是为了搞钱,我确实需要钱,比如在定位跳水保护装置的研制过程中,就在经费上出现困难。可是我之前给国际泳联写书、拍训练教学带,都没伸手要一分钱。他们给我钱,我也不要。”
他认为自己的普及工作意义深远,“之所以要在全世界普及跳水,这是善事、善举。第一,我把跳水的安全训练和迅速提高运动水平结合起来。第二,扶持弱队和后进队。强队用我的技术可以如虎添翼,弱队从零开始不会对强队构成威胁。我把训练知识传授给人家,至少可以保证人家训练时不要磕得头破血流。国外有些跳水高空训练很不安全,要是掌握不好训练方法,跳水训练很容易受伤,也曾在训练场上死过人。”
新版教学带和教材发行之后,徐益明还想在世界范围内选址,筹办一所“奥运跳水体艺学院”。他向记者强调:“这个‘体艺学院’是‘艺术’的‘艺’,简称‘奥跳院’。‘奥跳院’不是为了培养奥运冠军,而是培养‘培训奥运金牌的教练’。跳水如何能在奥运会上占据一席之地?我来美国走了一圈,有了很多想法。你太强了,别人怎么撵都撵不上,后果会怎么样?大家都不敢练跳水,这项事业还怎么兴旺发达?”徐益明对“奥跳院”充满憧憬,“这个‘奥跳院’可以快速带动全世界的跳水教练水平。我摸索了一套最新办法,谁愿意做我的传人,我就教他带出奥运冠军。经过我的指点,可以避免很多坎坷。其实国内有不少很好的跳水馆,比如深圳跳水馆。我在中国有过建设3个跳水馆的经验,我要把‘奥跳院’办成世界跳水的最高学府,把我在跳水训练上的23项最新发明应用进去。”
老骥伏枥的徐益明志在千里,“我很有野心,想让中国把所有的跳水金牌都拿回来!我一直在提高自己,以前整个世界都练两周半,我练三周半,当时国际泳联还没有这个动作。等到其他国家的三周半还没有完善,我就搞了四周半。难度算什么?我就是搞难度的能手!国内外还达不到我的水平。要往前看,想战胜我,不容易。我不会停下来,要远远走在最前面。”
孔子说,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68岁的徐益明正在接近“从心所欲”的层次,“我在写的最新教材文稿,行文不会像过去那样谦卑。我过去很谦卑,谦卑就是不敢负责任。我要负责任!培训‘奥运冠军的教练’,不是那么简单。我把‘只能第一、不能第二’也写了进去。我实事求是地写,对人是一种鼓舞。”
这么大岁数的人了,如此辛劳到底值不值得?徐益明告诉记者:“我小时候练跳水,天天从十米台跳下来。别人捞过我,我也捞过别人。我的启蒙恩师雷振海,当年发烧还来教学。我们都劝他回去养病,他说你们都在打基础,我站着不行就坐着教,坐着不行就躺着教。雷教练说,他要传承好的技术,要对学生负责,要对学生有爱心。这些话影响了我50年来,逼迫我把技术传承给全世界。”
除了跳水,徐益明还操心两项运动会的申办工作,第一项是他的家乡湛江申办2014年广东省运会,第二项是洛杉矶申办2016年奥运会。徐益明回忆说:“早在1956年,湛江就在艰苦条件下承办了广东省游泳运动会。我正是通过这届运动会,成为雷振海先生的徒弟,正式走上跳水道路。1990年,湛江以新建的体育中心承办了第八届省运会跳水等5个比赛项目,湛江跳水当时勇夺团体第一。”
“湛江体育有着深厚的底蕴,我坚信湛江申办2014年省运会肯定会一气呵成!”徐益明说,“至于洛杉矶申办2016年奥运会,我在不久前跟洛杉矶市长戴利当面聊过。奥巴马是从芝加哥出来的,他跟华人组织的关系很好。我带队在洛杉矶、亚特兰大奥运会上都取得过不错的成绩,我希望洛杉矶能申办成功。”
等到右手伤愈,徐益明就要回国推介“奥跳院”,“我要到香港讲课,将会路过深圳,我有很多学生在深圳。”采访结束前,徐益明向记者强调自己的人生观:“一个人不管身处高位低位,都要想着‘利他’。不要因为生活的遭遇而沉沦,要有创造,要努力,我就是这样的人。无论我是在国家队还是在广东,都是为了跳水事业。我从1973年当教练至今,都在发奋做世界第一。我老是在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我这一辈子都在鼓舞别人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