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巧妙设计,应物造型
雷州石狗反映出雷州人民世俗生活的意趣,表现了他们从原始文化继承而来的万物有灵观念和生命追求的理想。它不像一般寺庙、陵墓石刻那样气势恢宏,有严格特定的形式要求,它是比较小型的,创作较为自由随意。民间匠人或普通百姓一般没有太多理性束缚,多按自己的想像,即兴创造,应物造型,制作出充满生机的石狗形象。
3、块面造型,不求用线
线是最富民族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国古代雕塑的最重要表现语言就是线条。但是雷州石狗却并不十分注重线条的表现,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大刀阔斧,用块面造型。虽然石狗形制都不是很大,但却令人感觉大方气派、雄浑有力。如一尊高30多厘米的石狗,通体取其势而写其意,大块塑造,浑然一体,没有精致的细密刻划和线条表现,但却恰到好处地塑造出石狗的动势特征,体现了雷州先民敦厚朴实、原始粗拙的审美趣味。它为何不用传统的线刻手法来丰富其造型语言呢?我想可能同地理位置以及民族性格有关。古时此地属偏远荒蛮之地,长期以来缺乏与外界的联系。另外,百越民族自古以来性格豪放粗朴、刚烈剽悍,块面的造型手法似乎更合符他们的气质,更能表达他们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