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体验,共成长 作者:李叶
中学时代就听说大学生三下乡的实践活动,那时,想到在农村清新自然的田地里切身处地体验农民们的生活,与农村孩子一起学习、玩耍,给予他们多一点爱心,多一点关怀,一直期待着,一直希冀着,渴望自己能完成这神圣又光荣的使命。
终于,终于满腔热情地迎来了大一暑期三下乡活动,随班集体组队来到雷州市沈塘镇的塘边小学,始终怀着“夏日塘边,激情无限,服务农村,共建和谐“的信念。
一、教学篇—甜酸苦辣
1、真正体验何为“师范”
在大学校内,总是豪情地说要做一位优秀的师范生,但当我真真正正地将在讲台上,当我真真正正地要讲说课文的内容时,当我真真正正地要与天真活泼又尚未懂事的小学生打交道时,我才知“师范”两字是不容轻易说出的。
要育人,必先自律。因为是班主任,必须多一点严肃与认真,不管平时怎样爱笑,在学生面前,特别是那些调皮捣蛋的男孩子,我必须故作严肃,板着个脸,一举一动,都要认真万分,不敢有一丝马虎,特别是上课板书时,尽力字迹清晰明了,每个细节都要注意,认真讲解。当我在讲台上满头大汗地“激情”讲说时,我懊悔了,懊悔当年那个只顾在下面做自己事情的我了,懊悔自己不珍惜别人的劳动汗水。
2、时刻怀着爱心、细心、耐心
由于我们不懂当地的语言,与学生交流存在一定得障碍,尽管我们是以普通话教学,但年幼的孩子们很少用普通话交谈,甚至他们老师上课时也一般用雷州话讲解,孩子们不适应普通话。
记得,有个调皮的小男生总爱耍性子, 每当他用雷州话提出稀奇古怪问题后,我总是无奈地摇头,然后,他总是得意洋洋地说:“老师,你怎么这么笨,我已经说了一百遍。
面对害羞的可爱的小女生小声提出问题,更是要用我全部的爱心、细心、耐心对待她们,给予她们对一点鼓励和关怀。
烈日下,风雨中,年幼背影,让人心疼。
在大学里,平时面对骄阳,同学们大多选择呆在宿舍,女生更是“伞不离手”,有时有点刮风的迹象,便期待学校停课的通知。
可孩子们,烈日下,还是有他们背着书包,又黑又瘦的背影,刮风期间,由于雨势不大,校道上,还是出现了他们撑着小伞,顶着风雨的背影,总感觉,农村孩子,总比城市孩子多一份坚强,多一份韧劲,风雨中前进。
除了学习,学生大多都是家中父母干农活的好帮手,黑黝黝的小手小脚,让人又怜又疼。
二、生活篇—苦乐与共
由于塘边小学的校领导热情帮助,村民们格外热心关怀,我们队三下乡的条件还算不错。
第一次在教室席地而睡,免不了那些山蚊、飞蛾的入侵,很多女生的脸上、手臂、腿上都“红迹斑斑”了,有的还肿胀,但我们不怕,早有壮士一去理应“牺牲”的精神,因此,涂完膏药后,又是“一条好汉”,闲余时,说笑时,吵闹声,洋溢宿舍,让人温馨。
第一次像饿狼似的冲到大锅饭前,一大群队员争先恐后地涌到小“饭堂”(空余的小教室),辛苦了一天,大家都是狼吞虎咽,吃相百出,但格外开心,其乐融融。
虽然洗澡的地方有点远,但农村井底下的井水清、透、净,就如这里老实的村民一样纯朴、自然,沁人心脾。
我们大家都很努力很努力地想着为农村孩子带来新知识,新希望,同时,孩子们也让我们成长了不少,特别是护送摔伤腿的学生回家,虽然淋着大雨,但心里暖融融的,格外有责任感,为我们增添多一点成熟和经验。
我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同一块土地上,同体验,共成长。
· “梦想飞扬”三下乡实践队出征 · 湛师学子“走进沈塘,唱响希望”文艺汇演 · 湛师“夏日塘边”调研组深入农村调查 · 精彩纷呈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 · 湛师学子在塘边小学举行开班仪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