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之旅 作者:刘洪杰
三下乡结束了,虽是短短的几天时间,却令我受益良多。
我们三下乡的地点是广东省雷州市神塘镇的塘边小学。塘边小学是一所乡村小学,学校后面有一片很大的树林。来的时候,在车上看见一路都有这种树林,一大片一大片的,感觉自己是在林海中穿梭。
我们的三下乡时以支教和调研的方式进行的。支教组开展语文、数学、英语作为第一课堂,跆拳道、篮球、健美操、安全知识、卫生知识作为第二课堂。而调研组开展老师、学生、家长的安全意识的调研活动。
我分配在调研组,在调研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因为语言不通而产生的沟通障碍。
在调查学生时,因为这里是用雷州话教学的,所以与学生交流比较困难,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通常要一节课的时间才能完成一个班的调研任务,在他们答问卷时要耐心地向他们解释。
而在调查村民时,我们采取了与学生做问卷的不同方式——走访和提问来进行调查,因为这里的村民不会普通话,所以交流困难。我们出外调研的队支中只有一个人会雷州话的,刚开始时进程缓慢,后来找到了几个会普通话和雷州话的村民才顺利地完成了调研任务。
这些让我感触良多,普通话是国家大力推广的全民族通用的共同语言,但是国家的推广力度还是远远不够。在广大农村,因为种种原因,这项政策没有贯彻到底。国家应该加大在农村推广普通话的力度,同时也应该加强教师普通话的培训,因为和这里的老师交谈时,发现他们的普通话不是很标准。只有教师的普通话过了关,才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学生学好普通话。作为一名汉语言文学的师范生,才能做一名合格的语文师范生。
在闲余时间,我去听队友们讲课,吸收经验。
学生们上第一课堂的表现也不怎么好,而第二课堂的表现却非常好,他们对第二课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都认真地学习,积极参与。看来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让教学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里的学生很调皮,教育他们需要极大的耐性,这是我这次三下乡的最大感触,以后必须锻炼我的耐性,应付将来的工作。
这次三下乡活动不仅锻炼了我们的时间能力,还磨砺了我们的心志和毅力,更重要的是尽我们所能,为当地人民贡献一份力量。正如我们队的口号:夏日塘边,激情无限,服务农村,共建和谐。
· “梦想飞扬”三下乡实践队出征 · 湛师学子“走进沈塘,唱响希望”文艺汇演 · 湛师“夏日塘边”调研组深入农村调查 · 精彩纷呈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 · 湛师学子在塘边小学举行开班仪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