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塘边,感动一夏 作者:何清华
7月12日,“夏日塘边三下乡服务队”向实践基地——雷州塘边小学“进军”。随后的工作也按拟定的安排有条不紊地开展、进行。在整个过程中,所有的湛江师院服务队学子们都将自己的学生身份慢慢地与“老师”这一神圣的称号相融接,从而在心灵上接受那神圣的洗礼。
而我,也是如此。
从第一天的宣誓完毕的那一刻起,我在“学生”与“老师”这两个身份之间寻找合适的立足点。一来,踏进校园,面对小学生,执笔授业,我就是老师;二来,此时的我还不能够完完全全地说;“我就是老师”。我在“准教师”的位置上,以教师的态度面对我的学生。
跟淳朴的雷州村民热情交流
我们的服务队开设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第一课堂有: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思想道德、安全知识课等等;第二课堂包括:大学生风采、健美操、武术、舞蹈、书法等等。教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我们老师都感到由衷的欣喜,因为我们教会了学生实际有用的知识。
其中,我执教四年级语文、五年级体育和音乐。当我站在三尺讲台之上时,当我听到第一句“老师好”时,当我看到学生们一双双灵动的眼睛纷纷向我凝望时••••••我心中有一种莫大的情感波动,仿若高山流水触及心弦的那股神韵。我想我的情感世界将由此得到放飞,得到提炼,得到升华••••••
在这短短的七天中,我们老师与学生真真正正地体会到了“同舟共济”和“风雨无阻”的真实含义。塘边小学的天气在七天内得到了应有尽有的“宣泄”——酷热、狂风、暴雨。但是学生依然坚持前来上学,老师仍然坚守三尺讲台,这是对知识的渴望与执着。当遇到问题时,师生们共同解决。上学,师生互动,在教室这一个平台中,用心交流;放学,风雨中,老师护送学生,用爱的翅膀为学生遮住冰冷的雨点••••••
我领会到了教师那一份无私的伟大!
在教学的同时,我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工作是调研。在“三下乡”实践中,我们调研组对当地开展了“小学生安全知识调查”活动。调查的对象有:老师、家长和小学生。虽然过程遇到过许许多多的艰难困苦,但我们调研组成员一起面对,一起商讨,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次调研中,我将“团结”与“分工”两者有机统一结合,带领调研组员将工作做好。只有团结合作,合理分工,工作才会有高的效率,而不是付出多收获少。
我与当地老师、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他们都很积极的配合,而且农村的那种特有的热情风味尤为浓郁,我们感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朴素之美。而在进行小学生问卷调查时却碰到了难解之处——大部分小学生看不懂问卷内容。这一难题也因此要求了我们要对问卷进行讲解。“耐心、细心、真心”是我们讲解时所用的“三心”。
我坚信:“三心”——耐心、细心、真心所到之处尽是光明。
短短的七天包含千千万万,无以言传。
短短的七天即将过去,“三下乡”即将结束。此时,我的心中有太多的不舍。孩子们的话语和笑声时时在耳边萦绕,孩子们嬉戏,甚至是打闹的画面刻刻在脑海浮现••••••这里的一切都是花蕾的触动,都是心灵的触摸,都是纯真的爱••••••
塘边小学,一个充满春之灵动、夏之蓬勃、秋之丰硕与冬之暖护的“园地”,而在这一块“园地”中,老师与学生都在成长。
七天中,我们将爱撒播,我们被爱触摸。
夏日塘边,感动一夏••••••
· “梦想飞扬”三下乡实践队出征 · 湛师学子“走进沈塘,唱响希望”文艺汇演 · 湛师“夏日塘边”调研组深入农村调查 · 精彩纷呈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 · 湛师学子在塘边小学举行开班仪式 |